要吃得一个苦字——致初学写作者
2018-04-11 11:18:0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要吃得一个苦字

——致初学写作者

       仇进忠

       新闻报道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,要有正确的态度,坚强的毅力,还必须具有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。只有坚持长期的勤学苦练,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那些想一帆风顺、轻而易举成就事业的人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
      古今中外,凡是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的人,大多都是吃尽种种“苦头”的人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学生,是这样描写福楼拜的创作情景的;“他低着头,脸上额上都是汗水,就像竞技场上的竞技者一样”。福楼拜自己在谈到写《包法利夫人》的经过时说:“我坐了四个钟头,却没有写出一句来,今天整天就没有写成一行。这工作真难!艺术!艺术!你究竟是什么恶魔,要咀嘬我的血呢?”福楼拜就是这样20多年夜以继日地创作,用他的心血写出了世界名著。据说他坐落在塞纳河畔的书房常年通宵明亮,竟成了航船的灯塔。

        马克思为写作《资本论》这部划时代的理论巨著,花费了整整40年心血。为了详细搜集占有材料,他浏览和分析了各种浩如烟海的理论著述,认真核实材料、统计数字等等。他仔细研究和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,仅为了写作第一卷前两章,他从各种书籍做摘要就有200多处,为了写好有关英国劳工法20多页文字,他竟把英国博物馆收藏的这方面书籍、报告全部翻阅过。如果没有这种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精细的工作精神,要完成《资本论》的写作是不可能的。

       又如,我国当代杰出作家柳青,他之所以能写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《创业史》,其长期深入生活、体验生活是一个重要原因。“扎根皇甫,千钧莫弯,方寸未死,永在长安”。他在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扎根落户,与农民同甘共苦,一头扎下去就是14年。我国古人不是有“吟安一个字,捻断数根须”、“为求一字稳,耐得半宵寒”的感叹吗?这里虽有夸张之意,但足见能写出一篇好文章、一部好作品,是多么地不容易呀,辛勤的劳动从来是不辜负人的。只要我们坚持写作实践,勤写、多写,不断磨炼,才能使笔头熟能生巧,不断进步和提高,就有可能成为新闻队伍中的佼佼者。如果写了三篇五篇不见报,就灰心丧气,失去信心,半途而废,或满足于一般水平,无恒心、无韧劲、无持久精神,那么在新闻工作岗位上无所作为,也就很自然了。有的同志在在写作上遇到一些困难、受到一些挫折,听到别人的风言冷语,就松劲泄气,就想改行不干,这不是正确态度。

        文章非天成,妙手靠苦练。只要我们肯下苦功,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,丰富自己的生活和语汇,有迷劲、钻劲、挤劲、韧劲,坚持不懈,反复练笔,就能够渐入佳境。革命老前辈谢觉哉同志说,“只讲不写将终于不会写,而我们的工作有需要写。那么,写罢,初写一定写不好,不要怕丢丑,再来罢!功夫总是一步步前进的,不可能一下子跑的很远。做负责工作的同志怕写不好,部下笑他,因而就不写,这是自弃,是偷懒,必然要他贻误工作。要知道正因为负责,更须学会写”。这段话,说的多么恳切实在呀。

      我们初学写作的同志,开始可能会失败,这不要紧,只要坚持下去,百折不挠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我们就会有长足的进步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(在某部通信员培训班上的发言1982年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